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水利新闻>水利要闻

水利厅驻类乌齐工作队:发挥行业自身优势 构建区、市、县三级联动水利工程 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来源:水利厅

昌都市类乌齐县是自治区水利厅定点帮扶驻村点,自今年5月入驻以来,厅质安中心驻村干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谋划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助力当地水利工程建设上水平、见实效,用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与满意。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昌都市,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力量薄弱。水利厅质安中心驻村人员进驻后,立即深入水利项目建设点实地走访,了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协调各级水利系统力量帮助疏解难题、解民忧。

2025年7月8日,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驻村队员联合昌都市水利局质监站及类乌齐县水利局,以“三级联动”方式,对昌都市类乌齐县滨达乡央宗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开展质量与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织密三级监管网络,压实全链条责任。一是聚合力,贯通式监督提效能。区、市、县三级监督力量高效协同,打破层级壁垒,采取“现场勘查+实体检测+资料核验”的融合式督查法,重点聚焦水利工程实体质量管控、安全风险防控、汛期安全部署执行情况,实现监督检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查实情,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检查组深入项目建设施工一线,细致核查施工项目质量及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实现质量问题清单化、隐患台账动态化、内业资料漏洞显性化。三是强震慑,刚性整改筑防线。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指导建议,下发监督检查记录卡,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同时,开展跟踪督导“回头看”,指导类乌齐县水利局进行整改,并委托市级质监部门对工程开展“飞检”复核,确保问题隐患销号清零。

厅质安中心通过整合调动属地监管资源和力量,发挥出三级联动监管“拳头效应”,一方面实现了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形成自治区级示范引领、市级统筹协调、县级落地执行的无缝衔接监管机制,通过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线索移交等方式形成监管闭环。同时,通过技术指导与水行政执法知识现场培训,助力地方水利系统培养复合型监管队伍。另一方面,实现风险预警前置化,针对水利行业领域汛期安全监管短板,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专项检查力度,切实压实项目法人首要责任和参建单位主体责任,筑牢水利工程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