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通知公告

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2#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1日 来源:

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2#闸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第二次公示

在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承担的《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2#闸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同时更好地做好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要求,向公众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望广大公众就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名称: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2#闸工程
2、建设单位:拉萨市人民政府
3、项目地址:拉萨河城区段2#闸工程坝址位于柳吾大桥下游约1.53km处,上游距离3#拦河闸约2.93km,距离1#拦河闸轴线约2.67km。
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开发任务:2#闸工程由橡胶坝、调节闸、充排水泵房、导流堤及上下游河道等部分组成。橡胶坝正常挡水位为3638.00m,挡水高度2.2m,设计总库容102万m3,橡胶坝总长516.0m,坝顶高程3638.0m,底板顶高程3635.8m。
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2#闸工程的任务是:通过新建橡胶坝,拦蓄拉萨河上游来水,改善水环境、水生态及城市水景观,改善拉萨市坝址周边市区环境条件,提高拉萨市城市综合能力。促进沿河旅游业发展,提高城市品位,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了城区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工程总投资28717.66万元,施工总工期为23个月。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生态环境影响
对陆生生物的影响:土方开挖、弃土弃渣堆放等施工活动导致地形地貌改变、植被损毁和水土流失加重。运行期,橡胶坝等永久占地使部分水体及河滩地变为建筑用地,减少了附近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此外,运行期库区回水等引起的生态系统完整性改变。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围堰填筑与拆除施工对局部水域的不利影响,运行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橡胶坝上游回水河段将由急流型河流型生态系统变为缓流型水库型生态系统;在2#拦河橡胶坝下闸蓄水时段下游河段减水将使河流生态系统面积减小;闸坝阻隔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2、水土流失影响
主要表现在施工占地、主体工程及河道开挖、料场堆放等环节。
3、水环境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源于基础开挖、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砂石骨料加工、运输车辆冲洗过程产生的废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运行期:水库蓄水将改变库区、下游河段的水文情势。
4、大气环境
施工期:施工期主要污染为施工机械及机动车辆燃油排放的废气和工程施工、公路运输产生的扬尘,排放方式为无组织间歇式排放源强,施工结束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将随之消除。
运行期:项目建成后,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5、声环境
施工期: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为河道开挖、砂石料加工、运输车辆等。
运行期: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6、固体废物
施工期: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弃渣主要为工程建筑基础开挖产生的弃渣。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果皮纸屑、菜叶、废弃物等。
运行期:项目建成后,主要为日常管理人员生活垃圾排放。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的要点
1、生态保护措施
①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的少占用林地和草地,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加强减水河段两岸植被的绿化,以减少周围植被水土保持能力的下降。
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猎野生动物。
②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为了减少水上工程的实施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工程开发建设前应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水上工程的实施应避开水生生物繁殖季节。
2#闸在运行期间,拟在坝址处下泄生态基流17.8m3/s,可保证减水河段生态用水需求。
2、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施工布置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包括主体工程区、料场区、渣场区、施工道路区、临时生产生活区及水库淹没区等。按照防治目标,因地制宜的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护体系,可有效的控制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工程建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采用二级沉砂池沉淀处理后,清水回用,底部砂石定期清理后送返料场回用;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采用沉淀池自然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砂石料冲洗;运输车辆冲洗废水采用隔油池和沉砂池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砂石料冲洗,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草地和耕地施肥,对环境影响小。
4、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施工期: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清洁燃油,尽可能选择天气条件适宜的时节施工,石料开采和加工采取喷水降尘,湿法生产;道路及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减少扬尘的产生;渣土运输车辆密闭运输或采用苫布遮盖严实等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大大降低,且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
5、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参与混凝土浇筑等高噪声施工环节的施工人员,应配戴减噪防护帽(或耳塞),减少噪声对他们的伤害;砂砾石运输时间,应当错开附近居民地正常休息时间,混凝土浇筑也应当尽量避开施工营区的正常休息时间;爆破作业时,应当对施工营区施工人员进行预先通知或发出警报,同时引爆时间应设定在白天(9:00-12:00或13:00-15:00之间为宜),避开午息时间;采用低噪声施工技术和设备,加强施工作业管理,确保文明施工。
6、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施工期:工程弃渣禁止下河,先拦后堆,堆存至指定渣场,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区内设置一定数量垃圾桶,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运至泽当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2#闸工程建成后,有利于改善拉萨市城区环境条件,改善城市水环境,使水生态、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不仅具有显著的旅游效益及土地增值效益,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工程地区环境现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分析,工程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表明,工程建设对拉萨河(城区段)的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安全及水资源的配置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工程建设区域环境空气、声、水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相对较小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是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均可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予以减免或改善。 综上所述,从工程地区的环境背景和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工程建设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次要的,无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 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现进行项目第二次公示。若您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直接与拉萨市人民政府(建设单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环评单位)联系。若您希望进一步查阅环评报告简版内容,请发邮件至380109889@qq.com索要查阅。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址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征求意见事项为:
①您对本项目是否有所了解;
②你认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③您认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可行;
④您认为本项目建成后是否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发展当地经济;
⑤您认为本项目建设成后对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⑥您对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在本公示信息公开后,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提出,也可将书面意见提交负责该建设项目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后10个工作日内。
九、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拉萨市人民政府
联系人:达杰次仁
电话:13989012949
联系地址:拉萨市城关区江苏大道22号
环评单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104号
联系人:尹星
电话:18955200012
地址:蚌埠市治淮路500号
邮编: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