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曲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1日 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索曲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根据索曲流域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索曲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灌溉、防洪、水力发电、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流域水利管理等。
(1)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规划
明确各分区水体功能及水质目标,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畜禽舍饲标准化建设和水环境站网建设及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规划年污染物入河量,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维持现状,不因规划方案实施受到不利影响。保证河流生态水量及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保护特有及土著鱼类栖息地及重要湿地,建立及完善水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2)供水规划
在保证河道内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以保障民生为根本,满足索曲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保障流域内民生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通过建设一批蓄水、引水工程,提高流域内县城、乡镇、村庄的供水保证程度。
(3)灌溉规划
索曲干流上游河段,海拔高度在4500m以上,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索曲干流中游是流域草场灌溉兼顾农业灌溉的重点发展区域,完成流域灌区新建及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索曲干流下游地区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沿河两岸无农田分布,不设灌溉水利设施。
(4)防洪减灾规划
以索曲流域沿岸县城、乡镇、村庄、农田防洪为重点,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划新建防洪堤与护岸工程,使沿岸受保护县城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乡镇、村庄、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全面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5)水力发电规划
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在索曲建设具有调节能力的水库一座,在流域内全方位加速农村小水电建设。并加强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的统一调度,统筹经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6)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以预防监督为主,加快水土保持执法体系的建设,加强对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通过实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7)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1)流域概况
索曲为怒江左岸一级支流,亦称素曲。发源于西藏自治区聂荣县索雄乡仲果次庆附近的唐古拉山南麓,海拔5180m。地跨西藏自治区聂荣、巴青、索县、比如四县。流域面积13930km2,河长282km,落差976m,平均比降3.46‰,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40.1亿m3,多年平均流量约127m3/s。
(2)生态环境
索曲流域有脊椎动物204种,分属于15目48科。其中两栖类1目3科4种,爬行类1目3科5种;哺乳类7目13科49种;鸟类6目29科1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有黄羊、马麝、胡兀鹫、白尾海雕、藏羚、金雕、雪豹,Ⅱ级保护动物有玉带海雕、白唇鹿、豹、猞猁、雪鸡、藏马鸡、雪鸡、豺、草狐、黑熊、石貂、水獭、赤麻鸭藏马鸡等。
索曲水系有鱼类1目2科4属8种,其中鳅科高原鳅属鱼类5种(细尾高原鳅、东方高原鳅、短尾高原鳅、斯氏高原鳅、圆腹高原鳅),鲤科裂腹鱼属、裸裂尻鱼属及叶须鱼属各1种(分别为怒江裂腹鱼、热裸裂尻鱼、裸腹叶须鱼)。索曲流域鱼类中,没有列入国家I、II级保护动物或省级保护的鱼类,仅裸腹叶须鱼被收录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1998)中,列为易危(VU)种。此外,怒江裂腹鱼为怒江特有鱼类。
(3)水环境
索曲流域内无工业企业,河水污染程度低,由于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水环境容量较大,自净能力强,水体整体质量良好,能达到Ⅱ类水质级别。
(4)社会环境
索曲流域涉及那曲地区的聂荣县、巴青县、索县、比如县,共计4个县、20个乡(镇)。2012年流域内总人口71556人,流域经济以牧业生产为主,现有耕地面积0.92万亩,草地面积1907.95万亩,现有草场灌溉面积0.22万亩,林地面积36.78万亩。牲畜存栏数415582头(只),2012年流域内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52.46~5783.24元。
(5)环境敏感区
索曲流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涉及的重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流域内的珍稀保护动物和赞丹寺。
三、环境影响评价预测
(1)主要有利影响
灌溉规划与供水规划的实施对提高灌区农田灌溉用水、生态用水、人牲畜用水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加快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可提高灌区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并为扶贫点建设创造条件,使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农牧民达到异地脱贫,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
水力发电规划的实施,能有效缓解当地能源紧缺状况,提高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率,显著改善当地工农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条件。
防洪规划的实施,能显著提高索曲流域的防洪标准,减轻洪水威胁和洪灾损失,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索曲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实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主要不利影响
水环境:规划方案各梯级电站建成后,将使索曲流域规划河段的水资源重新分配,其水文情势也将发生一定变化。规划梯级的实施,使索曲干流连续水体发生明显变化:天然河道将变成规模不等的水库,河道水面变宽,水库水面面积增加,水位抬高,水流变缓,天然河道变成了有大坝阻隔的不连续水体;引水式电站在调节运行过程中,电站坝址~厂房之间将会形成长度不等的减水河段,引起河道流量减少、水位降低。
索曲流域无大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除少部分村镇和寺庙临河外,其他均较分散,形不成入河排污规模;农业污染源轻微。索曲流域水质较好,有机物浓度较低,正常情况下废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或综合利用,不会对水质带来影响。
此外,梯级电站减水河段的形成,将改变相应河道的水环境容量,但因区域污染水平低,污染源少,根据水环境预测分析,预计不会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及减水河段水质污染问题。
水生生物:索曲规划电站的建设将使河流的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不仅阻隔了洄游鱼类的通道,对半洄游性鱼类和非洄游性鱼类也有很强的阻隔效应。工程建设运行后,将支流和干流分隔成相对独立的种群,干流裂腹鱼类和鮡类资源补充减少,虽然干流不缺少繁殖场所,在目前的捕捞强度下,资源量会有明显下降,小型化趋势会更明显。
高原鳅等适应以浮游生物、游泳生物或有机碎屑为主的开阔水域索饵肥育,其鱼类种群数量会显著扩大,成为库区优势种群;裂腹鱼类对库区饵料生物基础适应性相对较差,但其食性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库区仍会维持一定的种群。
水库建成后,水深增加,流速变缓,将淹没库区河段的原有产卵场,但库尾以上流水河段和库区支流及支流汇口附近水域的产卵场将会扩大或形成新的产卵场;随着冬季来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温度下降,多进入主河道深水区越冬,水库的形成为坝上河段鱼类提供了越冬条件,鱼类越冬场所会得到改善。
陆生生物:索曲流域电站等建设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及觅食活动带来干扰,局部地区会改变动物的分布格局。电站的修建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太大的影响,由于这些动物活动范围大,迁徙能力较强,不会造成对整个种群的危害,施工期完成后,各种影响因素逐步减小,原有栖息地生境因水库水面增加而有所改善。
移民安置:索曲流域水库淹没损失主要集中在水库梯级开发。由于规划所属西藏地区人群居住较分散,淹没损失较小,搬迁人口相对较少,因此从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角度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影响不大。
以上不利影响大多可以通过采取减量化、恢复或补救性措施,予以减缓或消除。对于其中具有累积性、长期性的环境问题,如对特有鱼类的影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保护或恢复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水库环境管理机构,对梯级水库水质及库周污染源发展和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组织安排水质定期监测工作,掌握水库水环境的时空变化情况。灌区内索曲及支流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城镇污水不能直接排入索曲。同时加强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索曲干流和支流两岸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减少泥沙和面源污染物入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节水改造和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轻面源污染,以减少灌溉退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2)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控制规划实施占地规模,尽量减少占地对植被的影响。严格在规划用地内施工,注意保护各项目区附近的植被,临时占地尽量不占用林地。水库蓄水前,应详细调查库区淹没范围内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做好移栽或就地保护工作。加强规划实施后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做好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在施工期捕猎野生动物,在蓄水期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严格规范施工,特别注意减少工程施工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①鱼类资源栖息地保护
栖息地保护是减缓河流水电开发对鱼类影响,保护鱼类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索曲流域规划电站在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在工程设计阶段即开始考虑生境保护,严格进行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有效、可行的水生态保护措施。
②其它鱼类保护措施
本规划电站为坝后式电站,可采用仿自然通道和鱼道以维持一定的水系连通,保护鱼类资源不受大的影响。
增殖放流对象的选择还应考虑受工程影响程度、保护要求、现状资源量、人工繁殖技术等因素。根据以上放流对象选择原则,综合考虑怒江裂腹鱼、裸腹叶须鱼和热裸裂尻鱼等3种鱼类保护对象均应作为人工增殖放流对象。
3)保障各梯级电站下游减水河段下泄生态流量
为了保证枯期减水河段不断流和下游河道水生生态要求,须保证生态最小下泄流量按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控制,并依据水生生态保护规划的要求,在鱼类繁殖、生长期适当增加生态流量泄放。下阶段应对下泄生态基流的确定及河道生态需水的满足程度进一步分析研究。
4)制定科学的水库调度方案
在研究下游鱼类繁殖生物学的基础上,结合水库调度,合理利用水库的调蓄库容,考虑水生生物需求,科学制定调度方案。特别是鱼类繁殖期间,需要针对3-5月份、6-7月份不同季节鱼类产卵、孵化对水文过程的需求,优化调度运行方案。
5)健全渔政管理机构,强化渔政管理
加强鱼类资源保护宣传,严格执法,特别是要禁止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捕鱼行为。同时,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杜绝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保证鱼类良好的生存环境。
(5)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
移民安置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及时做好与他们的沟通和协调。将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同区域经济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移民政策。
(6)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索曲流域内的藏族人民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民俗文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宣传等手段,使其对藏族习俗有所了解,尽量减少不应有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7)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开展库区卫生清理工作,重点为库区淹没范围内杀虫灭鼠及消毒工作,以降低各种病原性微生物及蚊鼠等病媒体密度。对规划项目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卫生处理,采取消毒、杀虫、灭鼠等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保健和防病意识。
(8)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对文物有不利影响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活动必须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确定。对于其他基本不受工程影响的文物古迹,禁止在遗址和墓群上取土,以避免文物遭到破坏。若建设单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五、综合评价结论
规划的实施将调整区域水资源分配,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对补充区域生态用水、农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起到积极作用。规划方案实施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将显著改善农业灌溉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灌区由于干旱、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的恶劣的生态环境,有效利用水能资源,增强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对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规划实施后,规划评价区自然系统平均生产力仍然维持在本底生产力水平,规划实施对区域自然系统恢复稳定性影响不大,区域自然系统仍处于稳定状态。灌溉规划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将大幅提高灌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及生物生产力,植被将由较单一的草甸、灌丛趋于多样化,区内自然系统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增强。
本规划实施后,引水灌溉将减少索曲的水资源量,但通过下泄生态流量,基本能够维持河流正常生态系统形态和功能要求的生态需水量。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污水排放入河,施工废污水经处理后回用或综合利用,不会对索曲干流水质产生影响。在不增加两岸污染源排放的情况,通过采取相应水质保护措施,可维持索曲干流水质不低于现状水平。
本规划的实施,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土地资源的不利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通过优化工程方案和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或工程措施加以减缓;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临时的,均可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予以减缓或恢复;其他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将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60号
邮编:300222
联系人:陈工
电话:022-28703227
传真:022-28703219
邮箱:940417937@qq.com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内容包括:
(1)您对该规划的态度;
(2)您认为索曲流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何;
(3)您认为索曲流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4)您最关系该规划那部分内容;
(5)您对规划实施有哪些建议,对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要求。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意见反馈给规划编制组织机构或环评单位,并留下您的主要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和您取得联系。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6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