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曲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1日 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热曲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根据热曲流域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热曲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洪、灌溉、供水、水力发电、水土保持、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等。
(1)防洪减灾规划
以县城防洪为重点,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完善防洪预警、调度、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加强流域内乡镇和耕地等土地的防洪保护,合理确定农田和乡镇的防洪标准,并考虑农田防护,以护岸工程为主布设河防工程。
(2)灌溉规划
热曲河中游、纳曲下游、马曲河下游是流域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完成流域马曲灌区和哈加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建马曲水库、左玉水电站、纳容水库等水源水库,引蓄结合发展灌溉面积;热曲河下游地区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沿河两岸发展引水灌溉,海拔高地区修建水塘、蓄水池等小型蓄水工程。
(3)供水规划
通过建设一批蓄、引水工程,新建城乡供水水厂,完善城乡供水管网配套工程,建立健全城镇供水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城镇供水能力;通过建设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建设,全部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4)水力发电规划
为解决现状贡觉县的缺电状况,首先应结合流域马曲水库、左玉水电站和纳容水库等综合利用水库的建设,利用向灌区供水发电,然后合理开发利用热曲下游迪宗水电站等水电站,增大昌都电网的供电能力,为昌都地区联网提供电源点支撑,并可以向金沙江上游水电站开发提供施工电源点。
(5)水土保持
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草场)资源,防治山洪灾害,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防治”的原则,遵循“大预防、小治理”的治理思路,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土保持方略,达到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6)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
明确各分区水体功能及水质目标,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畜禽舍饲标准化建设和水环境站网建设及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规划年污染物入河量,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维持现状,不因规划方案实施受到不利影响。保证河流生态水量及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保护特有及土著鱼类栖息地及重要湿地,建立及完善水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二、评价区环境现状
(1)流域概况
热曲为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青泥洞乡热拥村西北侧,源头海拔4548m,于贡觉县克日乡莫扎村附近注入金沙江。全流域面积5456km2,河长176km,流域平均比降8.96‰。热曲流域水系相对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一级支流有等有马曲、纳曲、则曲、哇曲、永曲等大小支流10余条,其中马曲流域面积最大。
(2)生态环境
热曲流域调查区共有30科101属213个种,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17.3%;其次是禾本科占15.4%,莎草科占6.1%。单科单属单种植物仅有3种。热曲流域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0目47科138种,其中,兽类7目11科31种,鸟类11目30科96种,两栖动物1目3科6种,爬行动物1目3科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生物有云豹、豹、白唇鹿、金雕、白肩雕、胡兀鹫、细嘴松鸡、锦鸡、雉等1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生物有藏酉猴、豺、黑熊、、小熊猫、、猞猁、麝、水獭、马鹿、藏原羚、岩羊、白鹭、雪鸡、藏马鸡、灰鹤、鹦鹉等18种。本次热曲共调查到鱼类7种,分别为斯氏高原鳅、细尾高原鳅、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裸腹叶须鱼和软刺裸裂尻鱼,隶属于1目2科4属。其中4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占种数的57.1%。裸腹叶须鱼为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鱼类。
(3)水环境
本流域位于《西藏水功能区划》水功能一级区划金沙江川藏滇缓冲区。现状水质Ⅱ类,满足水质管理目标Ⅱ类要求。监测结果表明,枯水期,热曲及主要支流水质均处于Ⅰ类~Ⅱ类。丰水期,除个别断面水质略差,为Ⅲ水体(贡觉县相皮乡左玉村、贡觉县相皮乡热曲河电站下游),其余断面均能达到Ⅱ类水体。
(4)社会环境
热曲流域涉及昌都县妥坝乡、察雅县扩大乡、江达县青泥洞乡和娘西乡、贡觉县阿旺乡、哈加乡、莫洛镇、相皮乡、则巴乡、克日乡、拉妥乡等四县11乡镇。2012年流域总人口4.26万人,区内以藏族为主,其中城镇人口为0.92万人,农村人口3.34万人,2012年流域内生产总值(GDP)为73535万元(含江达县玉龙铜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40元,粮食产量0.9万吨。流域为半农半牧区,农作物品种繁多,优良品种推广率较高,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牧业为流域的支柱产业之一,以饲养牦牛、黄牛、绵羊、山羊、马、驴、猪为主。
(5)环境敏感区
流域内主要包括3处县级自然保护区、2处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温泉、2处饮用水水源地以及鱼类重要栖息地。
三、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主要有利影响
灌溉规划与供水规划的实施对提高灌区农田灌溉用水、生态用水、人牲畜用水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加快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可提高灌区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并为扶贫点建设创造条件,使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农牧民达到异地脱贫,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
水力发电规划的实施,能有效缓解当地能源紧缺状况,提高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率,显著改善当地工农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条件。
防洪规划的实施,能显著提高热曲流域的防洪标准,减轻洪水威胁和洪灾损失,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热曲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实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主要不利影响
水环境:规划方案各梯级电站建成后,将使热曲流域规划河段的水资源重新分配,其水文情势也将发生一定变化。规划梯级的实施,使热曲干流连续水体发生明显变化,天然河道将变成规模不等的水库,河道水面变宽,水库水面面积增加,水位抬高,水流变缓,天然河道变成了有大坝阻隔的不连续水体,引水式电站在调节运行过程中,电站坝址~厂房之间将会形成长度不等的减水河段,引起河道流量减少、水位降低。
热曲流域生活污染源除少部分村镇和寺庙临河外,其他均较分散,形不成入河排污规模,农业污染源轻微,青泥洞乡玉龙铜矿为大型工矿企业,初步调查废污水处理率高,基本做到不外排,对热曲流域水质影响较小,总体而言,流域水质较好,有机物浓度较低,正常情况下废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或综合利用,不会对水质带来影响。
此外,梯级电站减水河段的形成,将改变相应河道的水环境容量,但因区域污染水平低,污染源少,根据水环境预测分析,预计不会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及减水河段水质污染问题。
水生生物:热曲规划电站的建设将使河流的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不仅阻隔了洄游鱼类的通道,对半洄游性鱼类和非洄游性鱼类也有很强的阻隔效应。工程建设运行后,将支流和干流分隔成相对独立的种群,干流裂腹鱼类和鮡类资源补充减少,虽然干流不缺少繁殖场所,在目前的捕捞强度下,资源量会有明显下降,小型化趋势会更明显。
高原鳅等适应以浮游生物、游泳生物或有机碎屑为主的开阔水域索饵肥育,其鱼类种群数量会显著扩大,成为库区优势种群;裂腹鱼类对库区饵料生物基础适应性相对较差,但其食性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库区仍会维持一定的种群。
热曲流域水库建成后,水深增加,流速变缓,将淹没库区河段的原有产卵场,但库尾以上流水河段和库区支流及支流汇口附近水域的产卵场将会扩大或形成新的产卵场;随着冬季来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温度下降,多进入主河道深水区越冬,水库的形成为坝上河段鱼类提供了越冬条件,鱼类越冬场所会得到改善。
陆生生物:热曲流域电站等建设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及觅食活动带来干扰,局部地区会改变动物的分布格局。电站的修建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太大的影响,由于这些动物活动范围大,迁徙能力较强,不会造成对整个种群的危害,施工期完成后,各种影响因素逐步减小,原有栖息地生境因水库水面增加而有所改善。
移民安置:热曲流域水库淹没损失主要集中在水库梯级开发。由于规划所属西藏地区人群居住较分散,淹没损失较小,搬迁人口相对较少,因此从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角度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影响不大。
以上不利影响大多可以通过采取减量化、恢复或补救性措施,予以减缓或消除。对于其中具有累积性、长期性的环境问题,如对特有鱼类的影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保护或恢复措施。
四、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建立水库环境管理机构,对梯级水库水质及库周污染源发展和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组织安排水质定期监测工作,掌握水库水环境的时空变化情况。灌区内热曲及支流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城镇污水不能直接排入热曲。同时加强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热曲干流和支流两岸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减少泥沙和面源污染物入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节水改造和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轻面源污染,以减少灌溉退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2)陆生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控制规划实施占地规模,尽量减少占地对植被的影响。严格在规划用地内施工,注意保护各项目区附近的植被,临时占地尽量不占用林地。水库蓄水前,应详细调查库区淹没范围内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做好移栽或就地保护工作。加强规划实施后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做好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在施工期捕猎野生动物,在蓄水期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严格规范施工,特别注意减少工程施工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3)水生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1)鱼类资源栖息地保护
依据规划方案,河口10km河段,青泥洞以上河源河段已划定为禁止开发河段,无疑是鱼类栖息地重点保护水域。鉴于热曲开发强度高,建议将左玉、纳容、马曲水库库区及以上干支流河段纳入鱼类栖息地保护范畴,全年禁止渔业生产,限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议将三座水库坝下至宗西坝址间干支流交汇水域纳入鱼类栖息地保护范畴,热曲河电站建设过鱼设施,全年禁止渔业生产,适当限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2)其它鱼类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阻隔了洄游鱼类的通道,对半洄游性鱼类和非洄游性鱼类也有很强的阻隔效应。考虑到本流域开发强度大,电站多为混合式,且干支流建有三座水库,各梯级在项目环评阶段需进一步论证过鱼设施的必要性,但热曲河需建设过鱼设施,作为低坝引水式电站,建议采用仿自然通道过鱼设施。
增殖放流对象综合考虑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裸腹叶须鱼等4种鱼类保护对象均应作为人工增殖放流对象,软刺裸裂尻鱼将可能成为规划实施后成为优势种群的裂腹鱼,种群规模可能扩大,暂不考虑增殖放流,根据对资源变动的监测,再考虑是否需要增殖放流。鉴于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正在迅速推进,已编制了金沙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规划,正在规划设计和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热曲鱼类增殖放流建议和金沙江上游鱼类增殖放流统筹考虑,依据金沙江上游鱼类增殖放流种类、规模以及增殖放流站生产能力,项目环评阶段,进一步论证热曲是否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
3)制定科学的水库调度方案
受水库调度作用的影响,坝下流水河段水文情势及水体理化性质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水位涨落频繁,洪水过程弱化,清水下泄改变坝下游河床底质等都会对鱼类资源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河口段禁止开发河段、夏日干支流交汇区鱼类栖息地保护水域受影响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在研究鱼类繁殖生物学的基础上,结合水库调度,合理利用水库的调蓄库容,考虑水生生物需求,科学制定调度方案。特别是鱼类繁殖期间,需要针对3-5月份、6-7月份不同季节鱼类产卵、孵化对水文过程的需求,优化调度运行方案。
4)健全渔政管理机构,强化渔政管理
加强鱼类资源保护宣传,严格执法,特别是要禁止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捕鱼行为。同时,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杜绝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保证鱼类良好的生存环境。
(4)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移民安置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及时做好与他们的沟通和协调。将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同区域经济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移民政策。
(5)社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热曲流域内的藏族人民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民俗文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宣传等手段,使其对藏族习俗有所了解,尽量减少不应有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6)人群健康保护对策措施
开展库区卫生清理工作,重点为库区淹没范围内杀虫灭鼠及消毒工作,以降低各种病原性微生物及蚊鼠等病媒体密度。对规划项目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卫生处理,采取消毒、杀虫、灭鼠等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保健和防病意识。
(7)文物古迹保护对策措施
对文物有不利影响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活动必须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确定。对于其他基本不受工程影响的文物古迹,禁止在遗址和墓群上取土,以避免文物遭到破坏。若建设单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五、综合评价结论
热曲规划的实施将调整区域水资源分配,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对补充区域生态用水、农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起到积极作用。规划方案实施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将显著改善农业灌溉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灌区由于干旱、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的恶劣的生态环境,有效利用水能资源,增强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对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规划实施后,规划评价区自然系统平均生产力仍然维持在本底生产力水平,规划实施对区域自然系统恢复稳定性影响不大,区域自然系统仍处于稳定状态。灌溉规划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将大幅提高灌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及生物生产力,植被将由较单一的草甸、灌丛趋于多样化,区内自然系统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增强。
本规划实施后,引水灌溉将减少热曲的水资源量,但通过下泄生态流量,基本能够维持河流正常生态系统形态和功能要求的生态需水量。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污水排放入河,施工废污水经处理后回用或综合利用,不会对热曲干流水质产生影响。在不增加两岸污染源排放的情况,通过采取相应水质保护措施,可维持热曲干流水质不低于现状水平。
本规划的实施,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土地资源的不利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通过优化工程方案和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或工程措施加以减缓;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临时的,均可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予以减缓或恢复,其他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将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通讯地址:拉萨市夺底路100号
邮编:850000
联系人:文工
电话:0891-6389207
传真:0891-6388182
邮箱:xzsgyhp@163.com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内容包括:
(1)您对该规划的态度;
(2)您认为热曲流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何;
(3)您认为热曲流域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4)您最关系该规划那部分内容;
(5)您对规划实施有哪些建议,对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要求。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15天内。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意见反馈给规划编制组织机构或环评单位,并留下您的主要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和您取得联系。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6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