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杨智川)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2日 来源:陕西水利
关键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水土资源流失是当前环境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加快大大减小了耕地面积,削弱了土壤肥力,破坏了地形完整,降低农业产量,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另外还会间接地破坏城镇,限制交通行业的发展,淤积河床、水库、湖泊、渠道,阻塞江河,影响航运、灌溉、发电,甚至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目前,很多下游河床因为泥沙淤积影响已高出地面3m~5m,部分地区甚至已大于10m。限制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水土流失很严重的地方更加需要加大处理措施。 2 水土保持的措施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将水土流失分成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三大形式。 2.1 耕作措施 耕作措施主要是利用农业技术,采用正确的耕作方法,优化地形趋势,降低地表径流,改善土地的肥力,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改进农作物产量,维护土壤的安全而避免造成破坏性作用。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中极为常用的一项措施,能够对水土保持起到有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深耕:对耕作层加深处理,不断提升土壤渗水能力,降低径流,预防干旱。②中耕:利用疏松表土,提升渗水能力,降低流径,预防干旱。③等高耕作:主要是沿着高线方向实施耕地、播种、除草等处理,避免径流沿着犁沟集中下流造成冲刷。④沟垄耕作(垄作区田):在坡地作垄,种植作物,且在适当地位置做好分栏处理,扩大土壤水分,降低冲刷。⑤草田轮作:将蓿、草木樨等牧草与农作物轮作对土壤团粒结构进行转变,扩大土壤渗水、蓄水和抵抗径流冲蚀的效果,改善土壤的作用力。⑥等高带状间作: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方向的作物进行布置,以保证土壤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水土的流失面积。 2.2 工程措施 为保证水土资源的完整性,常采取的措施包括:优化小地形,蓄水保土,避免水土散失,合理分配水土资源及施工方案。在施工建设时主要将其分成为坡面工程、治沟工程、小型水利工程等几大方面进行。 (1)坡面工程:主要是对坡地及其土地资源利用进行有效的规划,对水平梯田进行调整,并进行水平埝地、培地埂、修水平沟、挖鱼鳞坑等避免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2)沟道工程:主要是对沟底不同类型的库坝进行修理。一般有三种形式,包括拦泥淤地、蓄水浇地、控固侵蚀基点等等。 (3)小型水利工程:该方法不仅能对地表径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且对水土流失区干旱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这类措施主要涉及水窖、蓄水池、转山渠、涝池等。 2.3 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主要用于扩大地面植被,避免坡面土壤受到雨冲击和暴雨径流的冲刷。一般措施有造林、植树、封山育林、育草。 3 实施水土保持的主要效果 水土保持措施通常都是通过蓄水保土、控制侵蚀等措施来体现效果,以对农业及生产活动创造出有效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 (1)扩大地面植被覆盖度,降低雨滴对地面的造成的伤害作用,扩大地面糙率、降低表径流速度; (2)优化小地形,用平地代替坡地,缓解地形条件对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 (3)扩大活土层,优化土壤性质,改善土壤入渗的能力; (4)实施蓄水拦泥,消除有害的部分; (5)将“三跑田”转为“三保田”,扩大农业产量。 4 水土保持不同措施之间的关系 水土流失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在一个协调的秩序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作用得到显著的发挥,从而对不同地形、部位得到显著的利用。因此,采取水土保持不同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具体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坡耕地,常采用工程措施划分为水平梯田,调整小地形;然后采用耕作措施科学种田,以合理调整荒山荒坡和退耕出的坡耕地,最后辅以植树造林的林草措施,扩大地面植被。 另外,在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过程中必须要清楚认识到各个措施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互相协调,互相推动,尤其是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工程措施有着显著的优点,其作用发挥速度快,增产效果好,除了可以显著拦蓄径流、泥沙外,还能对林草的生产创造优越的环境,因此其在水土保持中可作为一项重点措施进行。但工程措施在技术要求上具备一定的难度,且资金消耗量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林草措施进行辅助。 林草措施作为生物措施较为便捷,不仅能优化水资源,还能调整气候,改善土壤肥力,这是当前水土保持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措施有着明显的缺点,其工程耗时较长,一般都需要消耗二、三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且作用发挥需要逐步进行。为保证林草有效的发展,应该结合工程措施创造优越的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缺少工程措施的扶植,林草的生长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5 结语 综上所言,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在发挥作用过程中是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的,运用于水土保持时必须对这三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处理。三种方案的有效配合,可以保证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切实起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